马德里竞技商业战略与品牌价值分析
马德里竞技商业战略与品牌价值分析
引言
在全球足球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,足球俱乐部不再仅仅依靠竞技成绩维持运营,而是逐渐演变为综合性的商业实体。马德里竞技(Atlético de Madrid,简称“马竞”)作为西班牙乃至欧洲足坛的重要力量,近年来不仅在赛场上表现出色,其商业战略和品牌价值的提升也备受关注。本文将从马竞的商业运营模式、品牌建设、收入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,深入分析其商业战略与品牌价值。
---
一、马竞的商业运营模式
1. 竞技成绩与商业价值的良性循环
马竞近年来在西甲和欧冠赛场上的稳定表现,为其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自2010年以来,马竞在迭戈·西蒙尼(Diego Simeone)的带领下,多次打破皇马和巴萨对西甲的垄断,并在2013-14赛季夺得西甲冠军。此外,马竞两次闯入欧冠决赛(2014、2016),并多次进入八强甚至四强,这些成绩极大提升了俱乐部的全球影响力,吸引了更多赞助商和投资者的关注。
2. 球场经济:万达大都会球场的商业价值
2017年,马竞从卡尔德隆球场搬迁至新建的万达大都会球场(现更名为西维塔斯大都会球场)。这座可容纳近7万人的现代化球场不仅提升了球迷观赛体验,还通过冠名权、VIP包厢、商业活动等为俱乐部带来丰厚收入。例如:
- 冠名权:2017年与中国万达集团达成球场冠名协议,尽管2022年因万达战略调整而终止,但这一合作仍为俱乐部带来可观的商业收入。
- 非比赛日收入:球场可用于举办音乐会、商业活动等,增加额外收益。
3. 转会市场的精明运作
马竞以“低买高卖”的转会策略闻名,近年来成功培养并出售了格列兹曼、罗德里、卢卡斯·埃尔南德斯等球星,获得了巨额转会费。例如:
- 2019年,格列兹曼以1.2亿欧元转会巴萨;
- 2019年,罗德里以7000万欧元加盟曼城;
- 2023年,若昂·菲利克斯以租借+买断方式加盟巴萨,缓解了俱乐部的财政压力。
这种策略不仅保证了竞技竞争力,还优化了俱乐部的财务状况。
---
二、马竞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
1. 品牌定位:坚韧与激情
马竞的品牌形象与其竞技风格高度契合——强调团队精神、坚韧不拔和永不放弃的“床单军团”精神。这种形象吸引了大量忠实球迷,尤其是在西班牙本土,马竞的球迷基础仅次于皇马和巴萨。
2. 全球化扩张
近年来,马竞积极拓展国际市场,尤其是在亚洲和北美:
- 亚洲市场:2019年,马竞与韩国娱乐公司Big Hit(现HYBE)合作,推出BTS联名球衣,极大提升了在亚洲的知名度。
- 北美市场:通过季前赛和商业活动,增强品牌曝光度。
3. 社交媒体与数字营销
马竞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也相当亮眼:
- 截至2023年,马竞在Instagram、Twitter等平台的粉丝总数超过2000万;
- 通过短视频、纪录片(如《Atleti All Access》)等方式增强球迷互动。
---
三、马竞的收入结构分析
根据德勤足球财富榜数据,马竞近年来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部分:
1. 比赛日收入(约20%)
- 西维塔斯大都会球场的上座率常年保持在90%以上,VIP包厢和季票销售贡献稳定。
2. 转播权收入(约40%)
- 西甲联赛的转播权收入分配较为均衡,马竞作为顶级球队,每年可获得超过1亿欧元的转播分成。
- 欧冠参赛奖金也是重要来源,进入淘汰赛阶段可带来数千万欧元收入。
3. 商业赞助与广告(约30%)
- 主赞助商:目前由Plus500(金融公司)和Ria Money Transfer(汇款公司)等企业提供赞助。
- 球衣赞助:2020年与耐克续约至2031年,合同价值显著提升。
4. 转会收入(约10%)
如前所述,马竞通过球员交易获得了可观的资金流。

---
四、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
尽管马竞的商业运营较为成功,但仍面临一些挑战:
1. 与皇马、巴萨的竞争
西甲“双雄”在商业收入上仍遥遥领先,马竞需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以缩小差距。
2. 财务公平竞赛(FFP)的限制
欧足联的FFP政策要求俱乐部收支平衡,马竞需在引援和薪资控制上更加谨慎。
3. 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
未来,马竞可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品牌影响力:
- 深化亚洲市场合作(如中国、印度);
- 开发更多周边产品(如电竞、NFT);
- 加强青训体系,培养更多本土球星。
---
结论
马德里竞技的成功不仅源于其出色的竞技表现,更得益于其精明的商业战略和品牌建设。通过球场经济、转会市场运作、全球化营销等手段,马竞已跻身欧洲顶级俱乐部的行列。未来,随着足球产业的进一步商业化,马竞若能持续优化收入结构并扩大国际影响力,其品牌价值有望实现更大突破。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DUOBAO多宝·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